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现和研究概述

副溶血性弧菌的发现和研究概述

更新时间:2018-11-07  |  点击率:1807

副溶血性弧菌从1950年被分离鉴定出来到目前将近70年了,在该菌研究历程中有三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使得人们对副溶血性弧菌发生新的认识。1950年分离到该病原菌,当时发生在日本大阪的一起沙丁鱼造成的食物中毒分离到了从前未知的新的一种细菌,事后才命名为副溶血性弧菌。该中毒事件当时造成了272人发病、20人死亡。随后,在1956年和1960年又暴发了2起由该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据统计,在1965年~1974年间,日本有高达24%的食物中毒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在我国,1973年11月于北京召开的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方法座谈会上结合命名,建议将嗜盐菌改名为副溶血性弧菌,并且在1975年8月在盘锦地区发生了一起副溶血性弧菌集中暴发的食物中毒报道。

 

 

 

 

目前,副溶血性弧菌腹泻感染的状况呈现感染人数和病例数不断上升的趋势。根据美国CDC的数据报道,2012年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率相比2006年~2008年上升了43%,而沙门菌和O157大肠杆菌并没明显变化。在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副溶血性弧菌是食源性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细菌性事件的一半以上。在我国,副溶血性弧菌无论是食物中毒发生次数或发病人数均超过沙门菌,成为主要的病原菌。

 

我国对海产品及水产品调味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含量进行规定,依据国标GB29921—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在熟制水产品即食生制水产品即食藻类制品中n=5c=1副溶血性弧菌*100MPN/g,不超过1000MPN/g;即食(水产品)调味品酱油、酱及酱制品、水产调味品、复合调味料(沙拉酱等)n=5、c=1100副溶血性弧菌*MPN/g(mL),不超过1000MPN/g(mL)。

 

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检查方法,依据GB4789.7—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从样品中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经过制备、增菌后可 采取显色培养基进行分离,缔一生物推荐您使用HiMedia公司(微生物生产商)弧菌显色培养基(货号:MV1682)。培养基成分如下:

 

 

一款可以同时分离出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的显色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HiVeg蛋白胨为微生物提供含碳源、氮源和必需的营养。氯化钠的高浓度除了维持渗透压平衡,也对伴随的微生物群落有抑制作用。在配方中使用硫代硫酸钠、柠檬酸钠和胆酸钠,因为它们可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但肠杆菌科成员除外。该培养基中的所*的显色混合物有助于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显色鉴别。培养基的高(碱性)pH有助于选择性分离弧菌属,霍乱弧菌呈现紫色,副溶血性弧菌呈现蓝绿色。

 

缔一生物作为HiMedia公司在中国的代理商,在微生物培养和检测领域,一如既往地为您带来的服务。

Baidu
map